《逆行人生》:穷人掏钱,看富人演穷人1
发表时间:2024-08-03 00:40 插图 | 鉴片工场 © 电影剧照 并非赞颂,而是讲述——对新型劳动群体一次真实而又圆滑的表达,现代城市隐形斗士之外卖小哥 影片中,他们一直骑着电动车上下颠簸,穿梭在大街小巷。电动车的颠簸,不仅体现在他的骑行过程中,更是通过镜头的巧妙运用,让观众仿佛亲身体验到了这种上下起伏的感觉。这种视觉和感官上的同步,很有力的增强了沉浸感,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角色的情绪变化。 笔者的心情,也自始至终都在一种微妙的水平线下震颤,时而也会有轻松的一笑,但更多的是在一次次下沉。全片能让观众笑出来的梗,可能有三四个或四五个?但能惹得观众为之落泪的点,或者用是对全场观众的一场泪点测试来的准确。 故事中,徐峥扮演的主人公高志垒面对女儿升学、父亲大病、房贷的三重大山之下——“崩溃了。” 化妆方面,徐峥的确是越来越黑,可就是脸还是胖,不像体力劳动者的体态 王骁饰演的老抠,为了攒钱为孩子治疗白血病,会省下自己疗伤的钱;当他回望妻儿,再次想起了事故时,那生死的一瞬,他潸然泪下,也许是因为此时才感受到死亡的恐惧吧!可结果他说出的话是——“如果我走了,她们娘几个可怎么活呀。” 电力局收不上电费吗,杨健怎么沦落到送外卖了? 冯兵饰演的桀骜又孤僻的单王大黑,面对同事的冷嘲热讽,动了手,直到最后,他痛哭流涕,不是因为伤口疼——“我好累啊!!!!” 老默不送鱼当杀手,改送外卖跑单王了 《逆行人生》不是喜剧,而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剧情片,一部非常高级的电影,高级在了创作者的想法和镜头上。 本片笔者的评价就是,近两年看过的,具有很高级镜头功底、很高级镜头感染力,以及氛围塑造极强的一部电影。 片子一次又一次通过镜头手段,来一次又一次成功挑动起了观众的情绪。几乎故事中所有人物在当时的心境,或者导演徐峥想让观众感受到的心境,都是通过镜头技巧和配乐声效来实现完成的。 大量抖动的画面,给予观众的感觉大部分都是负面的,是绝望、绝境、愤怒、羞愧和慌乱。同时,在马路上的这种镜头的抖动,高效地增加了代入感,也在这个场景中提升了节奏,给予了观众们较高的紧张感,非常符合外卖这个行业与时间赛跑的现实基调。 人物面部特写——都是人的感情在积蓄到一个极限,已经无法抑制时流露出来的感情;最具代表性的,就是当徐峥扮演的高志垒,因为来不及吃饭,低血糖晕倒在路上后,单子黄了,而又必须应对“笑脸计划”,必须得自拍一张笑容。 此刻,究竟什么样的人还能笑出来!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似笑非笑,似哭非哭的表情。 影片中,还有不少具有蒙太奇特征的凌乱街景镜头,笔者认为是表现此时此刻主人公凌乱的心情的有意迹象。有一段印象深刻的街头浮世绘,贩夫走卒,鳞次栉比,鱼贯串行的呈现,让我想起了许冠文导演的《半斤八两》的开头。 许氏喜剧巅峰,也是70年代香港社会的缩影 另一方面,该片在剧情创意、节奏把控上,也是多有亮点。 影片最后用月度骑手单王的比赛作为高潮点,做出了商业片高潮应有的节奏感,情绪燃点。 影片在此时加快了节奏,在每一个竞争者上不断切换,不断把镜头转向每一个飞驰的骑手,以及在关注着这场比赛的旁观者上,同时大量使用近景和中距离镜头,增加观众的代入感,而且更妙的是,用高志垒妻子在直播平台上的一次打鼓SOLO引出了这一段独有的BGM。 直到最后,影片用最后一秒的手法让高志垒成功成为月度单王,而此刻他正身处喧闹的夜店中,灯管一打,台下满是挥舞的手臂,此刻的高志垒仿佛就站在奥运赛场的终点线上,享受着观众们的掌声和称颂。 一个劳动者,此刻和冠军一样,同样光荣。 故事最后的升华,是用了一个劳动者的劳动竞赛式的题材,让我想起《哥,你好》里马丽那段蒙眼电焊的片段。 其实对于改革开放前那段时间,那些三八红旗手,劳动模范,都已经可以用更商业的手法来做出主旋律了 在如今的电影圈,这是屈指可数歌颂了劳动者和劳动伟大的片段。 在剧情的起承转合上,影片的高低起伏是这样的——挫折,低谷,再低谷,绝望,起色,更加绝望,奋起,升华,胜利。 其中在80分钟左右,观众能够看到一线亮光,家人开始理解高志垒的选择,父亲在大病后努力复健,妻子开始在家教课补贴家用,自己的外卖工作也一路水涨船高。 仿佛一切,都在这一天的早上变好了? 莫名其妙,像是童话世界。 当我以为,随后的半小时就要上演“科幻片”的时候,一次刹车失灵的车祸,一车瓷器,一次五千多块钱的赔偿。让所有的梦,都被打碎,回归现实。 一家子的底线,房子可能保不住了。此刻,导演徐峥没有忘记本片的核心——生活,不容易。 只有做到这个,他才敢在片尾打上字幕——此片谨献给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。 其实影片里有一个一句话带过的细节,他们的窘困是因为之前几年P2P暴雷,让他们的积蓄化为乌有造成的 影片的主人公高志垒,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群体,同时是一个符号化的人物,中年失业,上有老下有小,房贷,而且全部的困扰,戏剧化的在一次性爆发。 高志垒在进入骑士这个领域时,我们在他身上仿佛看到了每一个我们生活中、网络上的骑手。差评的生死攸关,与商场商户、小区保安的爱恨纠葛、以及“算法”的牢笼。 而最让人惊心动魄的,便是交通事故频发。这是影片中多次出现的重要剧情推动线,也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总是与骑手相关联的话题。影片的确是找到了这个时代,这几年我们听得最多的,看到最多的社会症结。 影片把如此的高压,集中在高志垒的身上,目的很残酷,对于观众来说也很残忍。我们期待着看到一个人崩溃的那一刻。 高志垒在面对这些压力时,一次次的崩溃,他是个男人,不是摔一跤就会哇哇大哭的孩子,男儿有泪不轻弹。 每一次的崩溃,绝不是因为泪点低,而是达到了极限。 高志垒的眼泪、老抠的眼泪、老黑的眼泪、妻子的眼泪,这里没有丝毫的赞颂,眼泪也不值得赞颂,这里只是在告诉观众——靠“欢声笑语”是无法生活的,他们生活的本质何尝不是生存。 梁静扮演的公司高管,转着圆珠笔,真挺招人恨的,我当时就想,这一椅子咋没直接砸她脸上 当然,《逆行人生》也不是全无瑕疵,在影片的核心价值上,一句话——徐峥太软了,缺少评判性。 影片一开始大厂裁员的冷酷,到后面每一个骑手之上都有一双无形的打手——那就是高科技“算法”。它们正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,决定着我们的路线、时间,甚至是收入。这些骑手缩影们,或许只是高科技发展浪潮中,第一拨感受到数字化奴役之苦的人。 他们的故事,又何尝不是对现代社会中技术与人的关系的深刻反思,至少我们可以通过影片清醒的认识到这个群体,这部电影可以是对未来可能走向的一种警示。 甚至在最后,在经过了一番拼搏后,虽然高志垒拿到了单王,但是他的女儿不再去国际学校,他们也换了一个小房子。在经过了一番拼搏后,他只保住了一家人的情绪…… 劳动者的拼搏,似乎没有起到拯救的效果。 而最后的彩蛋,更是一种态度——外卖公司的高层看中了高志垒,似乎他又要回到白领的领域。似乎劳动者的最佳出路就只有写字楼和白领,仿佛是灰姑娘的水晶鞋一般。 此外,徐峥对于现实中争议话题的模糊处理,似乎总能让人感觉到一丝丝不够力度的表现,他作为被太多人期待的导演,多么希望他能通过电影来推动一些事物。 很可惜,这次讲述劳动者的故事,但又在立场上放弃明确的取舍和批判,这种和稀泥的手法,最终使得这个作品没法往伟大作品这个台阶上再迈进一步,实属遗憾。 声明:此篇为爆点文化原创文章,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:http://baodianwenhua.com/sys-nd/38.html
|